《孙子兵法》读书笔记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突然很想看这本书,但是文言文真的好难啃啊,于是这几周就一直在读这一本书……

《孙子兵法》这本书很有意思,读完之后发现,其中最著名的几句话,也是对其误读最深的几句话,比如“兵者,诡道也”,比如“置之死地而后生”。本来是打算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故事书读着玩的,结果哪里知道,这本书讲的全然不是什么诡道,特别的平实,满满的正能量,他教我们怎样做事,怎么管理企业和团队,怎么样评估风险控制预算,等等等等。真的没想到几千年前讲的东西,哪怕是到了现在都非常的实用。也许不管时代怎么变,科技怎么发展,人,终究还是人吧……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其实《孙子兵法》有很多内容甚至核心思想也都不是其原创,而是更早的人发明了之后流传下来的。这个人便是黄帝身边的宰相,叫做风后。没错,就是《一人之下》里风后奇门的风后。除了因为风后是最早发明这些兵法的人,还因为风后留下来到现在著作《八阵图》和《握奇经》里面详细描述了如何运用八卦进行阵法布置,所以就有了《一人之下》里面的风后奇门的演绎了。

好了,让我们说回正题——《孙子兵法》吧。

1. 核心思想:先胜后战,以强胜弱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第四》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获得胜利地位,获得取胜条件之后,才投入战斗。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冲上去就打,企图在战斗中捕捉机会侥幸获胜。先胜后战,在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作战,绝不心存侥幸,这就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了。

作为一个兵法小白,《孙子兵法》是我读的第一本兵法,其核心思想是我觉得最奇妙的地方。全书都没有提到什么精妙的战术告诉我们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是想尽办法求得“先胜”。说白了就是打得赢才打,打不赢就狗着,以强胜弱,虐菜什么的才是王道(这也太朴实了……)。因为这个原因,整本书讨论的重点便成为了:如何才能“先胜”!

于是,兵法十三篇,由《计篇》开始,以《用间篇》结束,“先胜”这个概念贯穿全书。

2. 战略运筹:关注基本面

2.1. 风险评估:五事七计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计篇第一》

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进行庙算。所谓庙,便是庙堂,算,就是评估。也就是说,事情还没开始准备做之前就要开始先做评估,在朝堂之上就要开始算,而不是等到了战场之上才开始。通过庙算,我们便能在做事情之前知道自己胜算几何。这也是孙子兵法开篇《计篇》讲的主要内容。这里的“计”不是三十六计里的计,而是计算,评估。

而庙算的方法便是五事七计,它是对敌我双方进行政治,实力等基本面的比较,而不牵涉具体的战术和行动。这是孙子兵法里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也是整本书花了大篇章详细介绍的部分,至于“兵者,诡道也”的十二诡道,说白了就那么几招,你会,别人也会,没有什么太多的作用。只有基本面足够的硬,才是取得“先胜”和“全胜”的关键。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计篇第一》

我们首先来看五事。所谓五事,按先后顺序,道,天,地,将,法:

  1. :师出是否有名,上下是否同心;打个比方,我说我要做项目A,可是项目A完全没有任何人老板支持,也没有资源投入,这就是师出无名,没有道;
  2. :就是天时,气候,时令,也就是有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比如,开发到了最后稳定版本的阶段了,我们却在不停的加新功能,或者正式开发已经开始一阵了,我们却在不停的改设计,这就是违反天时;
  3. :就是地形,地势,在什么地方就做什么事情;比如,这个我说我要领导一个项目,可是这个项目完全不归我负责,而是已经安排好了一个组在做,而我偏偏强行去做,这就是没有地利;
  4. :就是领导和做事的人了,他们做事怎么样,靠谱吗?
  5. :就是法令,制度;制度是否正常执行,赏罚是否到位分明?一个人如果做的很好,那有没有给到他应得的奖励?一个人如果做的很差,那有没有在最后的绩效中反映出来?而不是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了解了五事,我们便可以开始七计,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将五事的情况进行一一对比。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第三》

进行了五事七计,我们便可以在还没开始作战前就做到“知胜”。知胜五道和五事七计类似,比较有意思的一条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一条很容易被误读,“君不御”不是说君“不能御”而是“不去御”。它不是说要我们一天到晚违抗老板们的命令,而是说做事的人很有能力,能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而老板们也能放权,让手下的人大胆的干。读过《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的朋友就知道,这样的团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赋能团队,有着超强的战斗力。

2.2. 成本管理:兵闻拙速,一战而定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第一》

为什么整部兵法要以风险评估作为开篇,并且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么严肃呢?这便是第二篇《作战篇》讲的内容了 —— 成本。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作战第二》

打仗是一件非常耗费资源的事情,所以才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说法。公司也是一样,越是小的公司,越是初创公司,人员就越是精干,因为根本就没有资源来养闲人,每个人的作用都必须要发挥到最大才行。《重来》里面就提到过,37signals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招人的,这都是因为经营公司日费千金。很多公司现金流稍稍一断,不几天就得宣布破产。著名的汉武大帝,便因为战争,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在其死前两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的罪己书:《轮台诏》。所以,成本逼得我们不得不严肃的对待我们做事情的态度。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第二》

那到底应该如何控制成本呢?孙子给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答案——“拙速”。扎扎实实的做事,踏踏实实积累,不要老想着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偷懒。功夫都在平时,看上去最慢最笨的办法,也许反而是最快的办法。等到积累够了,实力强了,真的开始做事情了,便可以一战而定,不留后患!

举个工作中的实际栗子:某个项目,为了快速出成果,各种取巧,这里hack一点,那里hack一点,测试也不写,东西都还不确定能不能用,就开始催着上线,然后项目完工,该升职的升职,该跑路的跑路。而当用户开始真正使用时,这个服务就开始一天到晚出错,线上事故不断。而为了修正线上事故,小组里面开始涌现出各种救火英雄,大家都很感谢他们,纷纷为他们升值加薪。这个项目看上去一片和谐,大家干的热火朝天,然后突然,你发现项目成员开始纷纷离职,你满头不解,为什么?

当你凑近一点仔细一看,才发现,因为之前的hack把整个流程搞得乱七八糟,各种所谓的“短期方案”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更多的依赖)都变的无法更改;你以为改了一个bug,结果导致了更多的事故,因为另一个bug和他正好负负抵消;各种遗留的待办事项导致各种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待办事项反而变成了软件特性(feature);而破窗一旦形成,后面就会越来越破。项目组里面越是想好好做事的成员,越是被这种风格折磨的苦不堪言,纷纷离职,劣币驱逐良币;项目看着很热闹,其实越来越糟。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只能另外再起一个项目去替换老项目了,结果因为文化没变,一轮新的循环又开始了,而新老项目交替的过程中,兼容性和版本切换等等问题,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这便是一个经典的取巧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类似这样的项目,如果没有,我替你感到高兴。项目推翻重来意味着前面花的资源白花了,劳民伤财。我个人经历了一些,而为了挡住这些“高明”的解决方案,我不知道要顶多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普通一线小开发,为了这些事情和各个大老板吵架,其中一个最后甚至吵到了CVP的级别。

所以,打胜仗很重要,不要一直“打胜仗”有时候更重要,因为这代表着前面的债,还没有还完。“踏踏实实做事,每天进步一点“,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的难。

2.3. 善战的表现:无勇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 《形篇第四》

如果我们应用孙子的方法,凡事进行五事七计,先胜后战,平时注意积累,尝试取得压倒性优势后再开始做事,一战而定,而不是心存侥幸,做了再说,最后问题连篇,最后得到的结果便是事情进行的顺顺利利,没有什么波澜曲折,然后不知不觉事情就做完了,然后开始下一个事情。你看不到他一天到晚救火,处处充当英雄,仿佛给他的事情永远都那么简单。这便是孙子说的善战之人的表现:“无智名,无勇功”。

《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扁鹊的故事:说扁鹊一家三兄弟都是医生,一天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一家谁医术最好?”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解:“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于是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对比上面我们提到的例子,如果项目一开始就进行合理的设计,让整个流程变干净,并且与各个合作方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开发时做好测试,处理好边界情况,固定软件行为,最后也许前期花的时间多一点,但是之后便会顺顺利利,服务按时上线,后面也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大家觉得事情都很简单,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于是开始做其他的项目。整个过程,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的天才的设计,没有什么英雄出现,也不需要什么英雄出现,大家只要各司其职便可以顺利完成项目。

这便是“无智名,无勇功”。

3. 团队建设

看完了基本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团队的建设。

3.1. 领导的自我修养:五德,五危,六败

首先,我们来看看孙子对领导们的要求和评估标准。这里最关键的便是五德,五危和六败。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第一》

孙子列出了五个领导应该具备的品质,被称为五德,我们来一一看一下:

  1. :聪明。能在事情发生前就预见到,能制定正确的应对方案,并且能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2. :赏罚分明,说话算数。你团队里的人觉得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对应的回报吗?不过可惜的是,现实中你不一定有这个的决定权,这怎么办呢?这就要靠一件事情了,就是做领导的心里面得想着团队里的人的利益,而且你得让他们知道你有想着。也许现在当下没肉吃,但是只要有我的一口便少不了你的一口。所以,信,更多的是一种人格魅力,能让人踏实的追随你。
  3. :爱人悯物。善待团队里的人,爱惜手中的资源。
  4. :当机立断,勇往直前。策略一旦定好了,便敢于按照策略来,而不是犹豫不决。
  5. :立威信。这就是所谓的气场了,你必须要手下的人知道,惩罚的措施会算数。古时候,打仗出师前,都会杀几个没什么用但是和皇上很亲的宠丞来祭旗,为什么呢?这就是用来立威的,说的就是,别把我的话不当话。

这五德缺一不可,而且不能过,所谓“专任智则贼,遍施仁则懦,固守信则愚,恃勇力则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方可为将帅”。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地形第十》

古人说话很严谨,这里五德是有排序的。其中,“智”最为重要排名第一,它是做领导最重要的能力,而“勇”才排第四。所谓“将熊熊一窝”,做为老板如果有勇无谋,不能制定计划方案,那整个团队都会乱成一团。但是如果一个将领非常有能力,他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如果有必胜把握的,哪怕老板说不需要,也能一并完成。但对于不可能搞定的事情,哪怕老板说一定要,也可以选择不做。不过违抗命令最后是要担责任的,所以必须要有理有据,毕竟我们最后还是要给老板交差的,交不了差是会出事的。

所以,什么是判断标准呢?这便是领导的职业道德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进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以真正的大局为准,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这里孙子还提到了“退不避罪”,那么领导有那些“罪”呢?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九变第八》

首先,孙子说领导者有五种性格缺陷特别危险。五危之中有些与五德对应,要么是因为不够,要么是因为过了。

  1. 必死:不怕死,一味死拼。这是勇过了。
  2. 必生:贪生怕死,没有决心。这是勇不够。
  3. 忿速: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容易被激将,做出冲动的事情。
  4. 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只要被人往他身上泼点脏水,便会被激将。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做一些事情。
  5. 爱民:过于善待别人。这是仁过了。要么会为掩护他们而烦劳(帮他们擦屁股),要么别人可以以他们为要挟或炮灰,让他于心不忍而替别人做事情。

“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人至贱,则无敌。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地形第十》

除了五危以外,团队还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必败的情况。而这六种情况,都不是天灾,而是将领的过错。

  •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明明团队不缺人手,偏偏把所有的活都让一两个人做,必然败走。
  • :“卒强吏弱,曰弛”。手下做事的人很强,但是领导能力太弱,指挥不动,纪律松弛,叫做“驰”。所以领导不仅要有才能(智),还要有威望(严),要能驾驭的了手下的人。只有才能,没有威望,就只能当副手。
  • :“吏强卒弱,曰陷“。领导其中一个责任就是团队建设,管理并训练手下的人,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如果不能把团队训练好,到了真正做事的时候,就只会把自己陷进去了。
  •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小将对大将不服、怨恨,于是自己擅自做出各种行动,而大将无法控制,这样的团队其实算是已经崩溃了,曰崩。
  •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领能力不够,没有威望,教导下属没有方法,团队中没几个老员工,所有职位都是新人,谁也干不长,而且命令无法正常执行,手下的人做事横冲直撞,四处乱来。这就是乱了。
  •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领导没有能力预判形势,用少数去打多数,用弱兵去打强敌,用兵也不懂得选择精锐,这就叫“北”。这里选择精锐十分重要,我们后面再作战指挥里面再来细说。

了解了五德,五危和六败,现在我们可以对比来看了。你现在的老板做的怎么样呢?如果你自己就是领导者,你做的怎么样呢?

3.2. 团队成员:兵非益多,谨养勿劳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行军第九》

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而在于:

  • “无武进”:不要贸然行动。
  • “足以并力”:补足人手,集中兵力,也可以理解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
  • “料敌”:判明敌情。
  • “取人”:选拔人才并取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和支持。

这里的关键,在于“取人”,有了人才,其他的都会有的。所以如何取人呢?曹操的注解是这样的:“厮养足也”。不要依赖外援,不要依赖空降,不要依赖联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先级,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所以,最可靠的就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人,从内部选拔人才。这样又能团结团队,又能驾驭指挥,一举两得,大家都有肉吃,多好!

所以,减少无用社交,在自己的身上投资,强大自己的团队,比什么都靠谱。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九地第十一》

接着就是“养兵”,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其实有好几重意思:

  1. 首先是养兵千日。平时正常的时候,要保持团队的精力。平时不是紧急的时刻,保持普通的开发节奏就好,这样等到紧急情况来临,才有额外的精力去处理。如果平时每天就996,再来个线上事故,是个人都崩溃了。
  2. 然后,养兵不是放着不用,而是要保持正常的训练,保持高昂的士气,随时准备着,随时都能出击,这才是养。要是平时懒懒散散,等到要用的时候发现什么都不会,这就不是养兵了。
  3. 最后便是用兵一时,这关键就是一时。每个人精力就那么多,用完了就没了,所以用兵一时,所以第一、精力要放在关键的地方,第二、做事情速度要快,兵贵速,不贵久。

4. 作战指挥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好的战略,什么是好的领导,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最后在做事情的战术层面上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吧。

4.1. 如何取胜:知己待敌,先为不可胜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第三》

“知己知彼”,应该是孙子兵法里最著名的一句话了,但是其实这简单的四个字里面文章很多。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形篇第四》

首先,知己知彼,知己在前,因为知己更为重要。这里真的不是过分解读,因为马上在之后的《形篇》中,孙子就提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彼,我们不一定可知,但是自己的实力,我们却肯定可以自己控制。所以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是真正的取胜的关键。诡道计谋,你会,别人也会,那些花架子也许能帮你一时,但不可能帮你一世。所以,知己知彼,最重要的还是知己。承认自己的弱小和不完美,然后改进它,提高它,日拱一卒,慢慢积累,让自己不可战胜,等到对方露出机会,我们便可一战而定。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可知,而不可为”,除了告诉我们要知己以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等待时机。时机未到,不要乱动,其徐如林,不动如山。

然后,就是彼,也就是我们的对手,到底是谁?或者说我们到底要了解谁?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经常搞错我们的对手。他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你在开公司做产品,那么你的对手,其实应该是你的用户,或者说是你的用户的需求。知道竞争对手在干什么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而了解你的用户到底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是王道,这才是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4.2. 作战思想:全胜为上,上兵伐谋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作战第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孙子作战的指导思想。

在庙算完成,我们“先胜”了之后,便可以开始真正的行动了。行动时,孙子的作战思想便是追求“全胜”。这里的“全胜”不仅仅是保全自己,还要保全对方。举一个最简单的栗子,你好不容易攻下了一座城池,然后发现这座城池已经被你打成了筛子,城也没有了,人也没有了,你说你花那么大力气把他打下来又有什么用?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谓“上兵伐谋,有下用师。弃本逐末,圣人不为。”,这个思想其实并不是孙子提出的,它来源于《握奇经》,出现的非常的早。那什么叫做“伐谋”呢?

“伐谋”的意思是伐掉对手的谋,让对方直接放弃攻击的想法。这是在需求层面上进行作战,一旦成功,这就是降维打击。在这一步里,了解我们的对手到底是谁非常的重要。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你的对手是谁,请移步上一节。

对于伐谋,兵法里面举的例子都过于直接,比如敌方派使臣过来试探,我方故意表现一些东西给敌方看,最后让敌方放弃进攻的想法。这些例子并不能非常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所以这里举一个更现实一点的栗子:假设某天,我们一个用户找到我们,说他们有一个看上去很特殊的需求,需要我们来支持,于是我们团队开始处理这件事情:

  1. 伐谋:我们和对方联系了之后,发现对方其实是想要实现一个特殊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来源于他们对他们正在使用的框架的错误理解,于是我们展示了正确的使用方法,让这个需求不复存在,于是用户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不仅工作量变少了,服务也变得更加健壮和合理。
  2. 伐交:我们和对方联系了之后,觉得对方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实现方案来实现他们想要的需求,虽然可能在一些情况下效果没有那么的理想,但是对方觉得没有什么太多问题,可以接受,于是对方同意使用这种方法,并做出了对应的修改。
  3. 伐兵:我们和对方联系了之后,发现对方想要的需求实在过于复杂,于是在一番交涉之后,我们这边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可以满足对方的所有需求,对方同意了,于是我们开始开发,一个月之后开发完成,服务上线,对方虽然等的有点烦,但是还算能接受,所以得过且过了。
  4. 攻城:我们和对方联系了之后,发现对方想要的需求超级复杂,但是不得已,我们还是只能实现,于是经过了长达六个月的攻坚,终于将需求完成,服务上线。可是回头一看,对方因为实在无法承受六个月的损失,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而早在两个月前已经转投了别的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上兵伐谋”了。

4.3. 成功是概率:应敌为势,避实击虚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第六》

作战之前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了解:

  1. 胜败不仅仅是实力的问题,它也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2. 胜败导致的结果是不对等的,成功了,你可能获得一些奖励,但是如果失败了,可能后果很严重,比如永远的失去一些大客户,等等。

因为成功是概率,所以哪怕我们的决策再好,也会有失败或者结果不是很好的时候。所以不要过于结果导向,关键是我们要尽可能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只要概率够高,少量的失败是没有问题的。而帮助我们提高概率的方法便是“致人而不致与人”。不过这句话说的简单,要做到却很难,这也是《虚实篇》在讨论的问题。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第六》

要做到“致人而不致与人”,我们必须要做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战场在哪,什么时候打这个仗。比如,你的项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计划安排是什么样的?清楚了就可以安心开始干活了。但是如果不清楚这些就直接开始干活,那计划和人员安排都会乱做一团,最后只会导致项目失败。

所以,为了帮我们做到这点,孙子提出了四种方法:

  1. :策度敌情,分析敌我双方的计谋。这就是需求分析,了解我们的用户到底要什么。
  2. :戳对方一下,看对方怎么反应,这样便知道对方的虚实了。这就是作实验,看看到底那里不对,弄个简单的PoC,试一试能不能解决问题。
  3. :这是让对方显出自己的军形,比如上面提到的作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如沟通,来让用户的真实意图显现出来。
  4. :就是比较。比较双方的实力,看看哪些地方有余力,哪些地方还欠缺。这样就可以做到准备充足,避实击虚,直击用户的痛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条的关键都是要我们了解当前情况,所以凡事多琢磨,不要恐惧,多观察,多学习,多提问,学会了我们就知道了。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第三》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就算我们“知战之地,知战之日”,依然实力不够,怎么办呢?

孙子的方案是,不管对手如何,我们都应该保证以强胜弱,如果对手很强大,我们就应该将其兵力分开,然后找到弱的部分一口一口的吃掉。所以,遇到难题或者大的项目,想办法把他拆解成小项目,小问题,然后合理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它。如果实在过于困难,大不了我们就避开他,想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方法过于复杂其实是因为我们选的方法根本不对,最后导致了它很复杂。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第六》

所以,对于虚实,最后孙子就总结了两点:

  1.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攻击要攻击对方的弱点,我们做产品也要直击用户的痛点。
  2. “兵无常势”。要因敌为势。做事情没有固定的套路,用户的需求总是形形色色,不同服务的状态特点也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的情况随机应变。

4.4. 组织管理:造势任势,奇正相生,兵必选锋

到了这一步,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讨论作战的战术了。而关于战术,如何管理好我们的组织,便是这第一步,而孙子给了我们三板斧。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兵势第五》

这第一招,就是先造势,再任势

首先是“造势”。“势”的关键是“其势险,其节短”。积累的能量最大,而且释放的距离最短,因为这样就能准确命中并且杀伤力极强。这就像是猎豹捕猎一样,虽然猎豹跑得很快,但是在捕猎的时候也会潜行到猎物的身边,在尽可能近的地方发起进攻。而“造势”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把事情搞简单了再动手,比如,设计文档有写清楚吗?合作团队有做好沟通吗?这样,最后动手时才能简单有效,直击要害。这也再次反映了孙子的思想,“善战者,无勇功”,因为到了真正做事情的时候,事情已经变得很简单了。

造势对于做事来说非常关键,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能“不求于人”。也许你的手下不会都是精兵强将,但是有了势,就能弥补他们的短板,让大家都能干活,这样就能做到“不责于人”。而且说回来,如果真的是手下能力不行,那也是领导的原因,毕竟是人员配备也是领导安排的呀。

造好了势之后,便可以“任势”了。任势就简单了,关键就是要根据大家的能力,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借着势的力量推动大家干活就行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兵势第五》

这第二招,就是奇正相生

“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是另一句被人误读最多的话了,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成语“出奇制胜”,所以这一句话很容易被理解成“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靠奇袭获胜”,其实不然。

这句话最早也是出自风后的《握奇经》,讲的是如何排兵布阵,“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天地以下,八重以列”。“奇”在这里读做“ji”,意思是多余的部分,也叫做“余奇”。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手,正兵安排好了之后,余下来的就是奇兵了,留到关键的时候再用。也就是说,奇兵是预备队,是自由人,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保留下来的那部分余力,是我们留在手里的底牌,有了他我们才能更方便的根据形势随机应变。

在仗打起来之后,根据形势变化,“奇”和“正”可以互相转换,当奇兵投入战场之后,也许主战场会迁移,之前的正兵会空闲下来,此时便发生了奇正转换,之前的奇兵变成了正兵,而正兵变成了奇兵,于是我们可以指挥新的奇兵进行游走,去配合攻击其他的点,而到那时也许就会发生下一个奇正转换。这就叫做奇正相生。

“奇正相生”的关键在于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分兵,而无论兵力多少,这里举几个栗子。

  • 霸王项羽,最后战败到了乌江边,手里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即便这样,这二十八骑,也不是一起冲杀,而是分为两组,一正一奇,首尾相助。
  • 踢足球,控球的人便是正,而旁边配合的人都是奇,奇兵在场上穿插找机会,等到控球的传球了,奇正转换变发生了,如此反复,便是奇正相生,无穷无尽。
  • 工作中安排项目,在规划时间时,故意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有多个项目,则可以让他们偶尔互相帮助。但如果一开始正常开发时就把全组人逼到996,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项目就只能延期。

总之,手里一定要有底牌,要有余力。一旦机会出现,我们便可以把他打出去,这就叫出奇制胜。所以,真正的兵法从来不靠什么小聪明,那些所谓的计谋,我们会,别人也会,用的了一次,用不了第二次。所以不要想着贪巧求速,哪怕是出奇制胜的出处,也不过是告诉我们要保有余力,等待胜机。

“兵无选锋,曰北”——《地形第十》

这第三招,就是兵必选锋

“选锋”,就是把最精锐的人挑选出来,组成先锋队,打头阵,打关键点。他们就像一把尖刀,刀刀致命。有了“选锋”,我们的团队才有兵锋,这对于团队管理来说非常重要:

  1. 兵锋是治气的关键。开始打仗时,因为未知,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恐惧的心理,我方是不是太弱小,对手是不是太强大?所以开场打几个漂亮的大胜仗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仗不一定要多难,但是一定要漂亮,因为它可以极大的鼓舞我们的士气。真正的战场上的一般做法是攻几个小镇子,烧杀抢掠一番,弄一堆战利品回来,大家开开心。而我们做事的时候也可以效仿,弄个简单的PoC,然后说,你看,就这么简单,这就能用了!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团队士气。
  2. 团队成员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混在一起让他们一起做同一件事情。这样强的人觉得没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也就没有做事的欲望,因为做了你也不知道是他做的,而弱的人觉得反正有强的干活,每天摸摸鱼,事情同样也能完成,这样项目根本没有办法顺利进展。《黑客与画家》中提到了升职致富的两个必要条件: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这里就是缺少了可测量性,导致了大锅饭的产生,让所有人都失去干活的动力。

这就是孙子管理团队的三板斧!

4.5. 临场决策:抓住重点,居安思危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变第八》

接下来,战术层面上,我们就需要合理的进行临场决策,虽然我们之前了解了很多原则,但是真正到了实际做事情的时候,形势不同情况不同,最后决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孙子兵法第八章的内容——“九变”。

读这一章的的时候千万注意别读死书,因为毕竟我们不打仗,别去纠结九变是哪九变,别去纠结工作里面怎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而是主要去学习他的思想。那就是虽然我们做事情有计划,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个世界存在太多未知的未知,如果永远都按照计划死死的来,说不定会撞的头破血流。

另外就是我们做事情,要抓住重点,懂得放弃和权衡利害。“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做决策前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注意一点,“九变”变的都是特殊情况,而不是常态。不是说有好路我偏不走,有好方法我偏不用。另外特别注意那句“君命有所不受”。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君命可以不受,但是是有代价的,出了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放在古代可能就军法处置了,放在现代也许年终奖金和升职加薪就没有了。所以,除非两害取其轻,依然是不受比较好,那你可以不受。不然,还是不要做的比较好。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第八》

所以,我们到底如何做临场决策呢?孙子给出的答案就是“杂于利害”。

  • **“杂于利”,叫居安思危。**形势大好的时候,多想想不利的可能,把所有情况都考虑清楚了,我们做事情就会更有信心。
  • **“杂于害”,叫转害为利。**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多思考有利的部分,找寻解决困境的突破口,我们就可以解除自己的危机。

出事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多多思考,有备无患。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火攻第十二》

临场决策还要注意客观,不要让情绪左右决策,也不要心存侥幸,因为情绪和侥幸都是一时的,而决策却影响深远。不参杂个人的因素,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第八》

这样平时多思考各种的可能性,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我们就不用担心对方的进攻。因为不是对方不想进攻,而是我们让对方不敢进攻。虽然可胜在敌,但是不可胜在己。

4.6. 临阵执行:风林火山,法令严明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第七》

到了这一步,势也有了,机会也有了,战术层面到了最后执行上,攻击便是要催枯拉朽,借着势的力量,一鼓作气,迅速完成目标,这样士气才会高昂。防守便是要不动如山,不管对方如何试探,我自岿然不动,完全不予理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简单的项目,最后做了两年还没有出什么结果,那必然项目里面的人各个都死气沉沉,毫无动力。但是,如果一路高歌猛进,每周都能看到大的进步,最后项目顺利完成,大家该拿钱拿钱,该升职升职,这样的团队必然士气高昂!同样的,如果已经到了开发冲刺阶段,产品却一天到晚给开发组塞新的需求,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马上拒绝,并告诉他去规划下一个版本。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第九》

执行过程中另一个特别关键的事情就是法令。法令的关键便是严明,“严”就是有法必行,没有例外,“明”就是事先申明,人人明了。

所以,让法令生效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令要“素行教民”。它的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比法令的现实性更重要,一旦定下来了,就不能动不动就破例,而且身为领导要以身作则。一个服务出了问题,那么负责人就必须要上去调试修复,某个代码提交搞坏了代码库,那作者就必须要把代码库复原。不能说,今天我搞坏了,我是领导,我才不管呢,明天你搞坏了,你是小弟,你一定要修,这种法令自然没人服。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行军第九》

另一个就是要注意分寸,恩威并施。一个新人刚来,弄坏了一个东西,按照规矩,这个东西他必须修,这个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问题是他可能不懂要怎么修,所以前几次,你得教他,他会了他懂了,你才能放手,这时候的罚才有意义。

4.7. 奖赏开销:不知敌情,不仁之至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用间第十二》

最后,孙子在最后一篇《用间篇》中还提到了他对奖赏开销的金钱观:“不知敌情,不仁之至”。

孙子认为,相比整个军费而言,一些小的奖赏真的不算什么,完全不需要为此小气抠门。省下了一点点钱,却错过了关键敌情,延误了战机,因小失大,这就是不仁之至了。所以:

  • 项目开始时,不要吝啬那一点点钱招人,人不在多,人多了只会增加沟通成本,对项目不一定有好处,我们要的是精兵强将,因为兵锋是治气的关键,这些人才是带给团队士气的人。我之前有一个项目,就因为大老板想节省成本,非要将项目交给一个遥远的异地团队去完成。可是,这个团队的能力过于糟糕,一个本来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工作,做了两年都没有做完,而我也被长达两年的跨时区合作折磨的身心俱疲,一度想辞职走人。
  • 项目过程中,有一些能用钱直接解决的问题,也不要吝啬,只要合理,尽量解决。花钱是为了创造机会,排除困难,钱总是会来的,但是机会不常有,这种小钱花的值。别总想着把钱花在刀刃上,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刀刃在哪,不如分散投资,提高撞到刀刃的概率。我之前一个老板就是典型,当时我在做崩溃和内存分析,但是我的机器内存和硬盘不够,所以1:1的时候我就和老板提了出来。两天之后,老板找到我,说他自己掏了腰包帮我买了64G的内存和一块4T的硬盘,让我拿去用,而且这不属于公司,要是之后离职别忘了带走。遇到这种老板,你真的跟的心里踏实。
  • 项目最后,论功行赏,不要吝啬那一点点的奖金,这样大家才愿意继续跟着你干,因为有肉吃。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用间第十二》

如果你还是舍不得,这里还有一个帮你平衡心理的方法,那就是不要给人定价,而是要给你自己定价,给你的事定价。不是对方值钱,而是你的事情值钱。

5. 总结:学会认输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谋攻第三》

整本书读下来,我最大的感觉便是,孙子兵法的重点不是告诉我们各种打赢的策略,而是在教会我们:想打赢,首先要学会认输。从五事七计到五间之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差距。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贸然行动。实力不够,又死要面子,就必然成为被对手所擒。

所以,承认自己的弱小,正面自己的问题,这样自己才能继续进步,变的更加强大。